医院新闻-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大内高手”倾情为患者寻找最优解

来源:党政办发布时间:2021-08-19 09:50:00

       三十载砥砺前行,他们管理和维护着人体的“中枢”;几代人兢兢业业,他们致力构建“预防—治疗—康复”的全程疾病管理模式。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神经内科建科30年来,本着“精准分析,科学诊疗,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办科理念,经过数百位医护同仁的传承创新、开拓进取,铸就了今天这支专业技术出众、科研能力一流、医德医风优良的团队。三十年如一日,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与时间赛跑,和栓子“较劲儿”,为中枢“维稳”,将复杂病情抽丝剥茧,合理分析,像敏锐的侦探一样在扑朔迷离的病情中为患者寻找治疗的最优解,用心为海南百姓的生命护航。

诊疗制度立体化,治疗全程可追溯

       海医二院神经内科建制全面,人员配备合理,目前设有三个病区,共有医护人员84人,其中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8人,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25人。共开设病床200余张,每年入院收治患者在6000人次左右。

3e10-93661c43bfa7cce4bed81a7f2c0b1c8e.png神经内科二病区曾超胜主任为科室医生进行阅片讲解

       海医二院神经内科是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正式授牌单位,全国神经变性病联盟单位和华南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联盟单位,同时还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海南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

       海医二院神经内科作为省内重点医疗教学科室,其神经病学教研室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具有5 个神经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目前科室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近5年招收神经内科专业方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共计65名,且招收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57ea-d2ae21eecc5e7fe62e1977b9297f4f92.png神经内科锦旗荣誉长廊 

       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沉着冷静,从容不迫,是每一名合格的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因此建立科学高效的诊疗制度必不可少,让患者的治疗过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才能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争取更多生的希望。正因如此,海医二院神经内科建立了高危TIA和轻症卒中患者全程规范管理制度,在提高科室人员诊疗水平的同时,逐步完善急性卒中绿色通道建设。该科常规开展静脉溶栓、动脉取栓和血管内支架,让每一名医生都成为武艺超群的多面手,每年完成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急性脑梗死急诊动脉溶栓、取栓、拉栓、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达数百例,脑血管介入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中脑动脉内取栓技术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海南省率先建立神经重症病房,并开始逐步建立起血管内治疗术前评估、术中监护和术后随访的立体化诊疗制度,做到患者治疗全程的可追溯。

血管介入大显“神通”,古稀女士化险为夷

       今年3月13日,身在西北兰州的张先生一家接到了一通来自海口的电话,挂断电话后的张先生坐立不安,在房间内来回踱步,心急如焚!

原来,电话是海医二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工作人员打来的。就在当天上午,张先生在海口的母亲因急性脑梗死紧急入院,情况万分危急。患者徐女士今年74岁,每天清晨六点,徐阿姨都会去家附近的早市买买菜、溜溜弯,但是那天却是个例外。清晨起床后,徐阿姨觉得身体稍有不适,特别是自己的右手使不上力气。但这并没有引起徐阿姨足够的重视,只是取消了去早市遛弯的计划,改为在家继续休息,认为好好休息一下便会好转。可是现实情况并非徐阿姨想象的那样简单,临近中午,在睡梦中苏醒的徐阿姨突然发觉自己右半边肢体不那么听“使唤”了,并且出现了流口水,语言表达不畅等情况。此时的徐阿姨才恍然大悟:自己可能是得了中风!随后,邻居帮助拨打了海口市120急救中心电话。很快,徐阿姨被紧急转入海医二院急诊科。见此情况,当日值班医生迅速启用医院绿色通道,为患者进行头颅MRI+DWI+MRA检查。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左侧大脑半球多发急性脑梗死并伴有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此时的徐阿姨已经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等症状,随即患者被迅速转入神经内科一病区收治。

      急性脑梗死是危险度极高的脑血管疾病,卒中发作一分钟,相当于大脑“失去”约190万个脑细胞,如果卒中连续发作一小时,那相当于大脑的年龄“老了”三岁半。所以卒中一旦发生,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患者将留下严重的终身残疾。而此时距徐阿姨病发已过去了5个多小时,患者的脑组织时刻都面临着缺氧甚至坏死的挑战。患者收治入科后,神经内科一病区苏庆杰主任带领值班医护人员迅速反应,对患者病情做出全面精准分析,放弃溶栓治疗,择优采取血管介入手术。因为患者家属不在现场,苏主任当机立断与徐阿姨远在两千多公里外的儿子张先生进行视频通话,简要交代患者病情,并深入浅出地讲解血管介入取栓手术的优势及风险后,得到了患者家属的同意。手术由时任海医二院神经内科一病区龙发青副主任主刀,经过3个多小时紧张的介入抢救后,徐阿姨成功转危为安。术中明确诊断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大面积闭塞,手术过程中取出大量血栓。

      凌晨5点,跨越两千多公里的张先生一家终于赶到了海口,飞机落地的同时,张先生的手机收到了一条来自医院发来的短信“手术顺利,母亲安好”。直到此刻,张先生才终于平静下来。

      3月23日,也就是患者入院后的第10天,经过复查造影显示,徐阿姨脑部血液流通顺畅,梗阻血栓完全清除,病人已恢复自理能力。看着行动自如的母亲,张先生激动地说:“母亲的安危牵动着我们全家人的心,如果没有海医二院成熟完备的绿色卒中通道,如果没有神经内科一病区医护人员的精准诊疗与精心护理,我母亲的晚年可能就要瘫痪在床了,可以说是海医二院给了我母亲第二次生命。”

借助“金标准”,还君“安稳觉”

       拥有好的睡眠才能拥有好的身体。人类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梦中度过的,所以睡眠质量的好坏就直接关乎到我们生活质量的高低。如果只是偶发的几晚睡眠不好或休息不足,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但如果出现连续数月或长达数年的睡眠障碍,那就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

       家住文昌的符大叔就正在被自己糟糕的睡眠所困扰。符大叔今年53岁,他说:“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没睡过一个好觉,夜晚经常性的胸闷头晕,每晚都要被‘憋醒’好几次,能拥有一晚舒服的睡眠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我的梦想。”

       为此,符大叔曾到当地某三甲医院进行治疗,经过对动态心电及血压的检测后,医生考虑符大叔可能是得了冠心病。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服药和治疗后,符大叔的病情不但未见好转,甚至还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白天也会感到头晕不适、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情况,这令符大叔苦恼不已。

       为寻求更好的治疗,他辗转来到海医二院就诊。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后,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游咏教授认为,符大叔主要病因并非冠心病。

       为深入探究病因,有着丰富神经内科临床诊疗经验的游咏教授建议患者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来对其睡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做精准分析。随后,穿戴上各种监测仪器的符大叔在海医二院神经内科睡眠监察室内安然入睡,伴随着各项检测设备协调运作,时间转眼来到了第二天的清晨。果不其然,经过对患者睡眠过程中多项指标的全程检测与科学分析,游咏教授就患者的病因给出了合理的解释:符大叔所患有的疾病是一种叫做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疾病,而且还伴有重度夜间低氧血症。主要症状表现为夜间睡眠因呼吸暂停或通气量减少而导致间歇性窒息、缺氧并被反复“憋醒”。直到此时,困扰符大叔多年睡眠障碍问题的原因才真正浮出水面。确定病因,对症下药,通过在睡眠中佩戴无创呼吸机及配合相关睡眠呼吸疾病系统治疗后,符大叔胸闷眩晕、夜不能眠的毛病终于得到了好转,对符大叔来说,睡一个安稳觉已经不再是个奢望。

       海医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游咏教授介绍:“多导睡眠监测(PSG)是当今睡眠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新技术,在世界睡眠研究界又被称为诊断睡眠障碍疾病的“金标准”,对于诊治各种睡眠障碍相关疾病、保障人们健康发挥重要的作用。多导睡眠监测是在全夜睡眠过程中,连续并同步地描记脑电、呼吸等10余项指标,全部记录次日由仪器自动分析,经人工逐项核实后,最后对患者病情做出合理化分析。”游咏教授还特别强调:“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但是临床却易被忽视。卒中患者合并睡眠障碍不仅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卒中死亡及复发风险,而且影响神经功能预后和恢复,所以在临床诊断中提升对患者睡眠障碍等相关问题的关注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妙手“神”医,助勤勉学子人生再起航

      锦瑟年华,大好人生,17岁本应是享受生活天真烂漫的季节,但家住儋州市的杨同学却正在经历人生的最低谷。杨同学的父母介绍:“女儿从小就十分乖巧,聪明伶俐。特别是在学业上女儿也是勤勉善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以说女儿是我们最大的骄傲。但最近几个月女儿的健康状况却出现了问题,经常连续低烧,精神恍惚而最令家人担忧的是最近女儿竟然出现了抽搐等症状,病情逐渐加重的同时我们带着孩子反复辗转于多家医院就诊,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均未得到明确诊断,直到入住海医二院神经内科二病区后,这痛苦的梦魇才终于消散。”

      杨同学入住海医二院神经内科后,经当日值班医生评估诊断,紧急转入神经内科二病区NICU(海南省内率先设立的专业性神经重症监护室),入院后患者突发呼吸衰竭且癫痫抽搐状态持续发生。海医二院神经内科二病区曾超胜主任带领相关医护人员迅速反应,救治预案快速成型,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奋力抢救小杨同学才逐渐安稳下来,暂时脱离生命危险。大病不等人,分秒必争先。随后曾超胜主任立即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对患者具体病情及可能存在的相关病因进行精准定位及定性分析。在继续完善相关检查后组织院内影像科、妇科等相关学科专家进行联合会诊,患者的病因逐渐浮出水面,原来小杨同学患的是一种叫做:抗NMDA受体脑炎的神经性疾病,该病症属于自身免疫介导性脑炎,以近记忆缺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及癫痫发作为特点。此病常合并肿瘤发生,其育龄期女性以畸胎瘤(占55%~90%)最为常见且漏诊误诊率较高。为防止患者病情继续加重对17岁的小杨同学造成更大伤害,曾超胜主任迅速为患者制定后续治疗计划,在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通过手术切除畸胎瘤并配合免疫球蛋白冲击及激素冲击等治疗很快患者病情得到好转。在科室医生、护士、康复科及相关辅助科室的高效治疗与精心护理下,患者在术后第8月顺利康复出院。

2a3c-ee3cfa32251b4a3f2ba613d136972c63.png神经内科一病区苏庆杰主任带领科室医护人员义诊

      历尽千帆后繁花似锦来,大病痊愈回归校园的杨同学重新迎战,奋起直追在一年后的全国高考中成功考入国家重点大学,给自己和父母还有许多关心她的人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妙手扶桑梓,高医攀新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面对疾病游刃有余的背后,离不开神内人坚持不懈的科研探索。目前,海医二院神经内科在研科研项目16项(国家级1项、省级重点1项、厅级重点1项),近5年发表SCI论文19篇,发表中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30篇且论文发表数量和获批课题数量均在逐年增加。

     瞄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海医二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坚持医德双馨,以患为亲。多年来,科室利用主持省科技厅和卫健委重点课题及技术推广项目,在海南省各市县级医院举办了培训班200余次,义诊近百余场,培训了我省21家市县医院医务人员近千名,较大范围内提高我省医务人员脑血管病规范化防治水平,并且与海南省13家县市级医院签署“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协议”,指导联盟单位开展脑卒中诊治适宜技术,为我省脑血管病的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daab-50a0368bd04dd643de8d0fb3d563ae9a.png神经内科学科主任游咏教授为科室医护人员授课

      妙手扶桑梓,高医攀新峰。海医二院神经内科学科主任游咏教授表示,面向“十四五”,神经内科学科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围绕“高级卒中中心”建设,搭建脑血管病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中心,加强亚专科建设,包括神经变性病,癫痫,神经免疫病,神经肌肉疾病等。培养专业骨干带头人,以点带面,规范治疗。实现临床、教学、科研上的多维突破,让越来越多的病人在这里享受到专业的诊疗服务,为无数病患家庭带去生活的希望,为更多的患者创造出幸福人生。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椰海大道368号

投诉电话:0898-66808238 / 客服电话:0898-66809130 / 监督电话:0898-66809051

工信部ICP备案号码:琼ICP备17001021号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