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开展脑起搏器手术 ——帕金森病患者洪阿公重获生活自理能力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5 08:41:00

近日,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功能性疾病诊疗中心传来喜讯:73岁帕金森病患者洪阿公在成功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俗称脑起搏器手术)后,从长期卧床状态恢复至可独立行走,基本实现生活自理。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该院在帕金森病外科治疗领域的技术实力再上新台阶。

--- 十年抗帕之路:从药物失效到卧床困境

洪阿公罹患帕金森病已逾10年,初期通过药物治疗尚能维持基本活动能力。但随着病程进入中晚期(4-5期),药物疗效显著下降,并伴随严重副作用——因低血压反复发作头晕,导致阿公每日卧床时间长达20小时以上,仅能在搀扶下短暂移动。家属透露:近半年来,父亲完全丧失自理能力,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风险持续攀升。 

--- 多学科联合诊疗:精准评估打破治疗困局

今年4月,患者家属慕名求诊于海南医大二附院国际医疗中心凌至培教授领衔的帕金森病外科团队。作为国内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凌教授联合该院功能性疾病诊疗中心游咏主任组建多学科团队,通过系统评估发现:

1病情适配性:患者震颤、肌张力增高等运动症状符合DBS手术指征

2药物优化空间:通过调整多巴胺能药物剂量与给药频次,短期改善术前状态

3核团定位精准性:结合3.0T MRI与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确保电极植入靶点误差<0.1mm

--- 科技赋能生命:脑起搏器重启运动功能 

2025428日,凌至培教授团队历时3小时完成双侧丘脑底核(STN)电极植入术。术后半月启动脑起搏器,患者即刻呈现开关现象改善——原本僵直的四肢恢复自主活动能力。

目前随访显示:

- 运动功能:Hoehn-Yahr分级从术前4.5级降至2级,UPDRS-III评分降低62%

- 生活能力:独立完成穿衣、进食等日常活动,日均自主步行距离超500   

- 并发症控制:未出现术后感染或器械相关不良反应 

--- 专家呼吁:把握帕金森病外科治疗黄金窗 

针对该病例的成功经验,凌至培教授特别指出:帕金森病并非不治之症DBS手术在病程4-5期实施可最大化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我们建议当出现药物疗效减退、异动症或严重副作用时,应及时进行术前评估。目前该院已建立从药物调整、术前评估到术后程控的全程化管理体系,开机有效率逾95%

--- 院方提示:帕金森病患者及家属可通过海南医大二附院国际医疗中心热线0898-66809300海南医科大小第二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多学科联合门诊,获取个性化诊疗方案。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椰海大道368号

投诉电话:0898-66808238 / 客服电话:0898-66809130 / 监督电话:0898-66809051

工信部ICP备案号码:琼ICP备17001021号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