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公益
医院新闻-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生命在“雷暴”中穿行——一位复杂先心女子的重生记

来源:心血管内科发布时间:2025-10-24 14:49:00


 

核心提示 36岁的林女士(化名),自童年起便与先天性心脏病抗争。三十年间,四次心脏手术,她的心脏如同一个布满陈旧伤痕和错误电路的精密仪器,随时可能因“短路”而停摆。当致命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再次袭来,心率飙升至230/分,将她推向绝望的深渊时,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陈广琴主任,以超凡的勇气和精湛的技艺,为她成功实施了一场堪称“刀尖起舞”的高风险射频消融术,点亮了她生命的曙光。

 ffc0f8268e71970e403b5bf8b3254041.jpg


三十载坎坷求医路,一颗伤痕累累的心

 手术,在心口留下了第一道印记。然而,命运的考验并未结束。2013年,她又被确诊为“肺动脉高压”,从此与多种靶向药物为伴。

 

更凶险的“电路”问题接踵而至。她的心脏仿佛一个不听指挥的“电路系统”,频繁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2018年,她在北京顶尖的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了第一次射频消融术,试图修正错误的“电路”。然而,病魔异常顽固。2024年,短短半年内,她在广州另一家权威医院连续接受了两次射频消融术,但术后仍需依赖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

 

一次次手术,一次次希望与失望的轮回。当熟悉的心悸在海南再次以排山倒海之势袭来时,林女士几乎感到了末日的降临。她被紧急送入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结果令人心惊:可疑室性心动过速——这是比之前房扑更为危险的心律失常,可直接导致猝死。

 

绝境中的高风险,手术面临“三座大山”

 

面对这样一位特殊的患者,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陈广琴主任感到了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她仔细研判病史后指出,林女士的手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极高风险,堪称“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

 

第一,复杂的手术史。 心脏经历多次手术和消融,内部结构已发生改变,疤痕累累,形成了异常复杂的“心律失常基质”,新的病灶可能隐藏在旧疤痕的深处,寻找和定位难度极大。

 

第二,特殊的病理基础。 患者合并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心脏功能本身脆弱,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手术中,心脏的耐受性更差,任何刺激都可能引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导致生命危险。

 

第三,极高的技术挑战。 室速本身风险极高,在消融过程中,极易诱发更恶性的心律失常。在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心脏上进行精细操作,要求术者不仅要有高超的导管操控技术,更要有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和精准的预判能力。

 

“她的心脏,就像一个布满老旧线路和非法接线的房间,我们不仅要找到那条‘漏电’的线路,还要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在脆弱的墙壁上精准地将其修复。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陈广琴主任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道出了手术的艰险。

 

“心”术巧解“生死结”,仁心仁术创奇迹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陈广琴主任没有退缩。她率领团队进行了周密的术前讨论,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为了精准安全地治疗患者,陈广琴主任创新性地采用了传统高精密度标测+脉冲消融的手术方案

在紧张得令人窒息的心导管室内,手术开始了。陈主任凝神静气,如同一位技艺超群的“心脏电工”,将消融导管轻柔地送入林女士的心脏。屏幕上,心脏的三维模型被一点点构建出来,旧疤痕、关键传导路径被逐一标注。她必须在迷宫般的心脏结构中,捕捉到那个引发“雷暴”的微小病灶。

(海口讯) “心率230可疑室速!”急诊室的心电监护仪发出刺耳的警报,这已是林女士一天内第七次被这种濒死感攫住。对于她而言,这种心脏的“疯狂乱跳”已是熟悉的噩梦。但与以往不同,这一次,药物失效了,休息也无济于事。疲惫与绝望,像潮水般淹没了这位年仅36岁的女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终于,在陈主任精准的标测下,罪魁祸首——一个隐藏在陈旧手术疤痕边缘的异常激动点被成功锁定。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陈主任果断下达指令,进行精准射频消融。随着能量的释放,监护仪上那令人心悸的宽QRS波瞬间转为平稳的窦性心律!

 

手术成功了!

 

术后,林女士恢复良好,那纠缠她多年的致命心悸终于消失。当她再次睁开双眼,感受到的是心脏平稳而有力的跳动,是久违的安宁。

 

“是陈主任和她的团队,给了我第三次生命。我以为我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是他们把我从悬崖边拉了回来。”重获新生的林女士,言语中充满了感激与哽咽。

 

陈广琴主任则表示:“救治这样复杂的病人,是对我们团队技术和意志的双重考验。我们很高兴能帮助林女士渡过难关。这次手术,我们综合运用了高密度标测与脉冲场消融等前沿技术。脉冲场消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非热能消融技术通过超短程电脉冲选择性地作用于心肌细胞,能更精准地摧毁病灶,同时极大限度地避免对周围血管、神经和食道等组织的损伤,对于像林女士这样心脏结构复杂、组织脆弱的患者,能显著提升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这也充分证明,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复杂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领域已经具备了承接国家级疑难重症的能力与技术自信。’

 

这场高难度手术的成功,不仅挽救了一个濒危的生命,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更彰显了海南医疗技术水平的飞跃与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陈广琴主任,用她手中的导管,书写了又一个“心”的奇迹。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椰海大道368号

投诉电话:0898-66808238 / 客服电话:0898-66809130 / 监督电话:0898-66809051

工信部ICP备案号码:琼ICP备17001021号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799号